水的硬度是衡量水中钙、镁等金属离子含量的一个指标,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密切相关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定义与分类
定义:水的硬度主要是由水中的钙、镁离子引起的,水中钙、镁离子含量越高,水的硬度就越大。一般以碳酸钙(CaCO₃)的含量来表示水的硬度,单位为毫克 / 升(mg/L)或度(°)。
分类
暂时硬度:指水中由碳酸氢钙 [Ca (HCO₃)₂] 和碳酸氢镁 [Mg (HCO₃)₂] 引起的硬度。当水被加热时,这些物质会分解,形成碳酸钙和碳酸镁等沉淀物,从而降低水的硬度,因此称为暂时硬度。
永久硬度:由水中的硫酸钙(CaSO₄)、硫酸镁(MgSO₄)、氯化钙(CaCl₂)、氯化镁(MgCl₂)等盐类引起的硬度。这些盐类在加热时不会分解,水的硬度不会因加热而降低,所以叫做永久硬度。
硬度的表示方法
德国度(°dH):1 德国度是指每升水中含有 10 毫克氧化钙(CaO),即 1°dH = 10mg CaO/L。
法国度(°fH):1 法国度是指每升水中含有 10 毫克碳酸钙(CaCO₃),即 1°fH = 10mg CaCO₃/L。
英国度(°eH):1 英国度是指每英加仑水中含有 1 格令碳酸钙,即 1°eH = 1grain CaCO₃/imperial gallon,1 格令 = 0.0648 克,1 英加仑 = 4.546 升。
美国度(mg/L as CaCO₃):以每升水中碳酸钙的毫克数来表示,与法国度的换算关系为 1°fH = 1mg CaCO₃/L = 1ppm CaCO₃。
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
生活方面
口感:硬度过高的水可能会有苦涩味,影响饮用水的口感。
水垢:在使用硬水的过程中,水中的钙、镁离子会在水壶、热水器、水龙头等器具表面形成水垢,降低热传递效率,增加能源消耗,还可能堵塞管道和器具,缩短其使用寿命。
洗涤效果:用硬水洗涤衣物时,肥皂等洗涤剂会与钙、镁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物质,降低洗涤效果,使衣物变硬、发黄。
工业方面
锅炉结垢:在锅炉用水中,如果水的硬度过高,会在锅炉内壁形成大量水垢,导致热传递不畅,增加能源消耗,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
纺织印染:硬水会使纺织品染色不均,影响产品质量,还可能在纺织设备上形成水垢,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化工生产:硬水中的钙、镁离子可能会与化工原料发生反应,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,降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
硬度的检测与软化方法
检测方法: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EDTA 滴定法、原子吸收光谱法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。EDTA 滴定法是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(EDTA)与水中的钙、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,通过滴定终点来确定钙、镁离子的含量,从而计算出水的硬度。
软化方法
加热法:对于含有暂时硬度的水,通过加热可以使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分解,降低水的硬度。
离子交换法: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水中的钙、镁离子进行交换,将钙、镁离子吸附在树脂上,从而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,使水得到软化。
膜分离法:如反渗透技术,利用半透膜的原理,在压力作用下,使水通过半透膜而钙、镁离子等杂质被截留,达到软化水的目的。